浙江省“未來課堂”階段小結會議順利召開 | ||||
| ||||
2020年11月27日,浙江省“未來課堂”階段小結會議在杭州順利召開。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朱永祥出席本次會議,來自20所“未來課堂優秀實踐樣態”入圍學校的校長、學校項目負責人共計40余人參加本次會議。 杭州市勝利實驗學校余國罡老師和杭州綠城育華親親學校陸穎校長分別做了主題發言,介紹了勝利實驗學校的移動課堂教師先鋒隊的實踐探索以及綠城育華親親學校的“技術賦能學?!睂嵤討B。為各入圍學校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和借鑒提供機會,在聽完兩所學校的典型經驗發言后,入圍學校分別交流了各自“未來課堂”項目的實施情況。 浙江省教科院普教所徐敏娟老師以《打造“未來課堂”的浙江實踐》為題做了項目階段小結,回顧了“未來課堂”項目的進展情況、梳理了“未來課堂”優秀實踐樣態的成果特點,并就接下去“未來課堂”優秀實踐樣態的梳理思路進行了明確,提出了明年“未來課堂”的工作重點和目標。浙江省教科院普教所所長林莉以《未來教育的研究動向》,從智慧校園建設、學教方式變革、數字素養、治理現代化等方面介紹了目前全球前沿和熱點研究的趨勢。 浙江省教科院朱永祥院長對會議做總結發言。朱院長指出隨著“未來課堂”項目的深入推進,這幾年時間出現了可喜的變化,從教學內容、學習方式、教學方式等方面都出現了變革,并逐步加深。項目從過去的功能導向轉向目標導向、價值導向,形成了較為先進的理念,學校已經能根據自己的辦學理念、實踐需要構建技術平臺,勾畫價值功能,取得了不小的進步。朱院長還提出四點要求:一是希望學校能確定研究方向,形成學校研究合力,由分散的研究內容,聚焦到研究的深度;二是學校在梳理研究成果時,要把最有特色和亮點的呈現出來,形成相關主題報告;三是學校在總結時要關注變革與成效的關系,要讓技術賦能教育,而不是被技術所綁架;四是要關注教育資源建設,教師本體知識是非常有價值的資源,要重視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建設。 本次會議還邀請與會校長和教師參加了首屆全國學校大腦高峰論壇,論壇分別在杭州市建蘭中學和阿里巴巴西溪園區舉行,為項目入圍學校提供了學術學習機會。
| ||||
(編輯:) | ||||
【打印本頁】【我要糾錯】【關閉窗口】 | ||||
[全文下載]: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